欢迎来到爱美丽网!
   > 资讯
CATL宁德时代、CNAE中国钠电集团等电池巨头齐聚CIBF展会 技术创新引领钠电未来

时间:2025-05-20作者:qbqsn110

2025年5月15日至17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CIBF2025)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该展会被大众誉为“全球电池行业风向标”,锚定了全球电池行业的最高技术水准。

本届展会以“链动全球·赋能绿色·驱动未来”为主题,吸引了以宁德时代、比亚迪、CNAE中国钠电集团等3200余家国际顶尖企业参展。

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专业观众超4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展会设立3大绿色能源馆、4大先进材料馆及7大智能制造馆,覆盖“材料-电芯-装备-回收-应用”全产业链。

其中,“宁德时代馆”与“比亚迪馆”、“CNAE中国钠电馆”等,是场馆内流动人次最多的展区,吸引超十二万人次驻足,凸显国内代表性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的技术研发能力。  

一、电池行业的技术迭代与数智化进程

1、电池行业的“三代同堂”:CIBF2025展会上,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依旧是市场主流。各大龙头企业的颠覆性技术成为行业焦点。

宁德时代展示了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的第三代凝聚态电池,比亚迪全球首秀全固态电池量产线模型,CNAE中国钠电集团携带全极耳技术的高性能钠离子电芯,与国际优秀电池行业龙头同台竞技。  

2、数智化与绿色循环:智能化管理每一颗电池。在本次展会上,电池行业的数智化进程得到巨大提升--AI赋能的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平台、自动化拆解与梯次利用技术,展现了中国企业在电池生态闭环管理技术的领先地位。  

 

二、聚焦钠电池行业精英

本次展会,“宁德时代馆”、“比亚迪馆”与“CNAE中国钠电馆”是场馆内流动人次最多的展区。

行业标杆: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近十年研发费用超700亿元,2024年单年投入达200亿元,拥有专利超4.3万项,涵盖材料、电芯、系统集成全链条。

在2024年5月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160Wh/kg,充电15分钟到80%,低温性能好。第二代钠电池能量密度已达到175Wh/kg。下一代目标突破200Wh/kg

与多家企业合作,推动正极材料(如层状氧化物)、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国产化,供应链国产化率超80%。

2.技术黑马,同台竞技

在钠电池研产领域,宁德时代是当之无愧的Top1。CNAE中国钠电集团就是行业公认的Top2,中科海纳紧随其后。

CNAE中国钠电集团采用性聚阴离子工艺和层状氧化物双技术路线,推出32140大圆柱、4695型钠电池及280刀片电芯,钠电池能量密度已达到142Wh/kg,三代层状氧化物能量密度167Wh/kg。同时提供生态储能方案,适配家庭储能、户外电源、电摩电池等多元场景。其储能系统覆盖家储、工商储及大型电站,低温性能(-40℃正常运作)满足极端环境需求。

比亚迪首次公开展示了全固态电池量产线模型,并计划于2027年启动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实现大规模上车。其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较主流液态锂电池提升超40%,显著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和安全性能。

超威钠电池已在电动自行车市场实现商业化应用,其产品通过高安全性和低温性能(-20℃放电保持率超92%)解决了铅酸电池的痛点,逐步替代传统铅酸电池市场。依托成熟的工艺和材料创新,超威推动钠电池电芯成本降至0.6元/Wh以下,预计2026年进一步降至0.5元/Wh,在储能和低速电动车领域具备性价比优势。

 

三、国内钠电池的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加速

在CIBF2025上,钠电池作为“破局之年”的核心技术之一,成为展会的流量密码。

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大举推动钠电池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应用。

1、技术突破,成本优化

能量密度跃升:CNAE中国钠电集团的钠离子电芯能量密度达142Wh/kg(行业平均90-110Wh/kg),以高性价比、高安全性著称,重要的是钠电产品已投入量产,具备即时交付水准;宁德时代钠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计划今年量产。  

低温与快充性能:雅迪华宇钠电池在-20℃环境下放电保持率超92%,10分钟可充电80%;宁德时代钠电池支持-40℃极端环境应用,拓宽了市场边界;CNAE中国钠电集团的280刀片电芯,属于半固态钠电池产品,在-30℃下可满功率运行。  

成本下降:通过材料创新与规模化生产,钠电池电芯成本有望在2026年降至0.20元/Wh。贝特瑞集团通过工艺优化,将硫化物电解质成本从数百万元/吨降至1000元/千克。  

2、多应用场景,多领域渗透

储能领域:钠电池凭借宽温域(-40℃-60℃)和高安全性,成为电网级储能的首选。宁德时代、CNAE中国钠电集团等企业,构建了覆盖家储、工商储、大储、储充一体机的全维度储能体系,适配家庭、工商业园区及大型储能电站等多元场景。

交通领域:低速电动车市场率先突破,超威钠电池已实现电动自行车商业化应用;CNAE中国钠电集团的二轮/三轮电池换电柜已实现从实验室、到广泛市场实践应用的场景转化。  

3、时代需求与政策红利

时代需求:钠离子电池在成本、安全、快充、宽温等方面较锂离子有突出优势,未来市场应该是钠锂共存、相互补位,两分天下。2025年中国钠电池规划产能达60GWh,全球超500GWh。传艺科技、中科海纳等企业加速产线建设,供应链国产化率超80%。  

政策支持:国务院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国家发改委将钠电池列为“关键核心技术”,地方如江苏、四川、山西通过税收优惠推动产业集聚。  

 

四、碳路中国,钠是未来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全国钠电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3GWh激增至2030年的200GWh,年复合增长率达98%,对应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

其中,储能占比将超50%,轻型动力占30%,新兴应用占20%。随着欧盟《新电池法》将钠电纳入战略技术清单,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获取40%以上份额。

未来,钠锂混合电池、固态钠电等技术的成熟,将进一步打开电动汽车、航空储能等高端市场,推动产业向万亿级迈进。

在这场能源存储革命中,宁德时代、比亚迪、CNAE中国钠电集团等先锋企业正以技术创新为矛、产能布局为盾,引领中国抢占全球钠电产业制高点。当成本优势与技术突破形成共振,一个属于钠离子的千亿时代已然来临。

钠电池作为“双碳”目标下的关键赛道,正以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开启千亿市场。未来,随着政策、资本与技术的共振,中国有望在全球能源革命中占据更核心的地位,为绿色未来注入澎湃动能。  

本文链接:/hangye/3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