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美丽网!
   > 资讯
清泉润石 健康生活——肾结石患者的天然守护者

时间:2024-07-30作者:刘小波1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据2016年国内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成人中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高达6.4%[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结石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升高[2]。以往大家比较关注饮水量对结石排出或预防的作用,而饮用水的类型或成分对排石防石的影响,在医学界较少有专业的实验研究。

日前,上海仁济医院结石诊疗中心主任夏磊博士在前期观察中发现,通过长期饮用特定成分的饮用水,部分患者的肾结石自行排出。上述现象到底是源于饮水量的增加,还是特殊成分的水质促进了结石的排出,引起了夏磊博士的关注,并设计了以下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上述观察结果的真实性。为大家提供饮用水对结石排出或预防作用的新启示,值得被大家所关注!

夏磊博士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结石诊疗中心(西部)主任、UMP 中国培训中心副主任、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国际尿石症联盟(IAU)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

外科分会激光协作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委员。

饮用水对肾结石排石效果临床观察实验

实验目的对于无手术干预指征的肾结石,可通过增加饮水量促进结石排出。本研究拟研究A、B两种饮用水对肾结石的排石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设计。选入本试验的受试者应能满足所有入选及排除标准(受试者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和睦家医院门诊)。试验药为A、B两种饮用水。病例选择:

1.入选标准:

①年龄为18到75岁经B超确诊为肾结石,结石直径小于等于8mm,尚无手术指征。

②没有明显心血管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内分泌疾病。

2.排除标准:

结石过大或结石导致感染、严重积水等必须接受手术干预。肿瘤病史,血液病病史,心梗、脑梗病史,肝、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

3.病例数:本试验分组:

①实验组1:每日服用饮用水A 1.8L,纳入20例。

②实验组2:每日服用饮用水B 1.8L,纳入20例。

4.试验时间:本试验随访时间6个月。

5.试验药物

试验药:饮用水A、B。

6.给药方法:

6.1用药方案:

①实验组1:每日服用饮用水A 1.8L,纳入20例。

②实验组2:每日服用饮用水B 1.8L,纳入20例。

6.2随访时间:干预后6个月;或以结石排出为观察终点。采取门诊B超随访方式。

7.统计学方法:

拟纳入约40例病人,按等比例随机分配到各组。运用Student’s t test对比饮用水A、B对于肾结石排石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比较的主要指标:用药6个月后的结石清除率。

结石已清除定义为:无残留结石或肾结石数量少于干预前,且无症状、无梗阻、无感染。

结石大小定义为:B超或非增强CT上,单个结石最大径,多个结石则以最大结石的最大径为准。

实验结果

A组完成数据收集14例,脱落率30%,B组完成数据收集11例,脱落率4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3272。干预前2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结石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至观察终点,A组结石部分或完全排出11例(78.6%),B组结石部分或完全排出1例(9.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06。

脱落率:临床试验中临床脱落率是什么是指在进行临床试验时,入组后的病例有部分病例不能按方案规定的时间完成试验,因各种原因提前退出的病例。

课题实验部分病例截图

结论

上述研究表明,饮用水的类型和成分,对肾结石的发生、排出具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两种类型的饮用水对肾结石排出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A组的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B组,而两组的主要差异在于A组为低钠软水 ( 谦牧山 Na+(钠)≤1.8mg/L、总硬度≤6mg/L、TDS(溶解性总固体)≤19mg/L ) 、B组为普通硬度饮用水(Na+(钠):15mg/L、TDS(溶解性总固体):180mg/L ),考虑A组的离子成分或不同离子间的比例,对肾结石的排出起到一定作用。

以往大家比较关注饮水量对结石排出或预防的作用,鲜有临床研究关注饮用水的类型或成分对排石防石的影响。此项实验的发现对饮用水与对结石排出或预防的作用研究对新一项启示,值得关注!

「谦牧山|低钠软水·自涌山泉」产品有幸参与了此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夏磊博士的《饮用水对肾结石排石效果临床观察报告》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耗时1年半,病例数40例,结石排出或部分排出率为78.6%。

温馨提示:本实验不足之处在于样本数较小,有待更大样本量的实验进一步验证结论;本产品系食品,而非药品;每个人体质不同,结石成因不同,建议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Prevalence of kidney stones in China: an ultrasonography 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BJU Int. 2017, 120(1):109-116.

[2] Hesse A. Study on th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urolithiasis in Germany comparing the years 1979 vs 2000. Eur Urol. 2003;44(6):709-13.

本文链接:/hangye/1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