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2年打磨和沉淀,近期,安道新书《从土地到目的地》即将出版,这是继《幸福景观》、《景观的连接》之后的又一本佳作。
本书分享了“目的地”的开发遵循的是一种打破传统开发的思维,不仅仅是依据财务的收益与平衡、建设的周期来进行开发,还需要依据全生命周期下生长的规律,思考一个如何能成长为生活、工作、娱乐、购物、学习和彼此连接的地方。
目的地是什么?
于你而言,目的地是什么?是暂离城市的露营地?没有班味的「诗和远方」?还是亲子研学之地?或是展览、演出的艺术空间?还是人文积淀的古镇?
一个称之为目的地的地方,需要创造一个独特的概念,旨在激发愉悦。这里可以提供丰富的生活、工作的机会、多样的娱乐和学习的环境,从城市、乡村、景区、工作场所、购物空间到社区,皆可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目的地。
从杭州良渚文化村、秦皇岛阿那亚社区、日本虹夕诺雅度假酒店到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巴特西电站、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哈迪逊广场,都是新时代的“目的地”打造之典范。这些“目的地”不仅提供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娱乐内容、购物内容和工作内容,更是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对当下时代的情感回应,从健康疗愈、文化共鸣、美学滋养和在地连接等需求。
这里的酒吧、咖啡馆、餐厅、书店、图书馆、画廊,甚至博物馆等为人们提供着多元和亲密的场所,人们在这些空间享受彼此的陪伴及真实的生活。它们散发出的感觉,让此时此地成为极具吸引力的“目的地”,成为住客、游客、创客们发布在各自社交媒体上的精彩内容。
目的地的思考
从目的地原型出发,“目的地”不能以常规的场所类型学来简单归类,但可以基于某些原型基础不断进化而成。我们需要去思考关于“目的地”的场景,从娱乐、购物、学习、工作、居住,连接到品牌。
将一个地方打造为“目的地”,我们需要为它制订一个生长的图谱。这如同自然界中的序列进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贫瘠的土地上会演变出繁花似锦的花园,最终为丰富的生命提供栖息地。
一个“目的地”的形成,首先需要产生一个雄心勃勃又简单明了的愿景。所谓的宣言并不是强制性地告诉大家,你要怎么做,而是将源自内心的想法和愿景,通过价值观、文化和立场来展示自己的承诺,并将自己真正相信的东西展示给大家。通过宣言的方式,让它成为一种指导原则、思考方式和行为准则。
从土地到目的地
“目的地”如同一个有机体,会不断随着文明、经济、社会的需求产生变化,有些是生长,有些却是消沉。一个完美的社区包括成熟的风景、充满活力的文化场景、兴旺的酒吧和咖啡吧,它们需要经过不同阶段的生长。
从新的邻居到熟悉的邻里,从陌生的空间到亲密的场所,从贫瘠的内容到小时的生活剧场,就如同一座花园,从青涩到枝繁叶茂,这不仅需要一种长期的愿景,更需要分阶段的目标来指导各个阶段的成长与迭代。
如同自然界中的序列进化⸺连续的生态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贫瘠的土地上演变出茂密的森林,最终为丰富的生命提供栖息地。
本文链接:/hangye/13520.html